RISS 학술연구정보서비스

검색
다국어 입력

http://chineseinput.net/에서 pinyin(병음)방식으로 중국어를 변환할 수 있습니다.

변환된 중국어를 복사하여 사용하시면 됩니다.

예시)
  • 中文 을 입력하시려면 zhongwen을 입력하시고 space를누르시면됩니다.
  • 北京 을 입력하시려면 beijing을 입력하시고 space를 누르시면 됩니다.
닫기
    인기검색어 순위 펼치기

    RISS 인기검색어

      검색결과 좁혀 보기

      선택해제
      • 좁혀본 항목 보기순서

        • 원문유무
        • 원문제공처
        • 등재정보
        • 학술지명
          펼치기
        • 주제분류
        • 발행연도
          펼치기
        • 작성언어
      • 무료
      • 기관 내 무료
      • 유료
      • KCI등재
      • 虛詞 詞典에 보이는 個別字의 품사분류 異同 연구(三) - ‘斯’ㆍ‘何’ㆍ‘孰’ㆍ‘也’ㆍ‘夫’ㆍ‘雖’ㆍ‘且’ㆍ‘乃’ -

        임명화 중국인문학회 2009 中國人文科學 Vol.0 No.41

        古代漢語里虛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掌握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是閱讀、理解古代漢語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本篇論文在古代漢語浬常見的虛詞之中選擇‘斯’ㆍ‘何’ㆍ‘孰’ㆍ‘也’ㆍ‘夫’ㆍ‘雖’ㆍ‘且’ㆍ‘乃’八個字, 進行探討各個虛詞的詞性和用法. 這些虛詞是兼類詞, 用法比較複雜而難以掌握. 因而各種虛詞詞典里對于各個虛詞的詞性分類和用法解說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這個現像給古漢語學習者帶來不少困難. 因而通過比較分析六種虛詞詞典里的說法, 理解各個虛詞的詞性和用法的異同狀況, 提供給古漢語專家的有關硏究和學習者的有益的材料.

      • KCI등재

        개정 7차 한문과 고등학교 교육과정 해설에 나타난 어학적 서술 비교 분석

        임명화 중국인문학회 2010 中國人文科學 Vol.0 No.46

        本硏究以2007年改訂的韓國高中學校漢文敎育課程解說爲對象, 進行分析語言學方面的描寫, 如漢字ㆍ詞ㆍ句子結構ㆍ句子成分ㆍ句型等. 在韓國初中學校漢文敎科書上的文章大部分是從韓中兩國古代文獻中選錄的. 雖兩國的古代文獻都是用同樣的漢字來寫成的, 但韓國漢文專家在理解句子時或分析詞與句子結構時與古代漢語專家有所不同. 本硏究要通過分析改訂高中學校漢文敎育課程中的語言學方面的描寫, 理解韓國漢文專家與古代漢語專家之間的見解差別. 我們認爲韓國大學生在上中學時學過的漢文語法或漢字方面的知識會影響漢語學習, 因而想把本硏究的成果適用於漢語敎育現場, 以便提高漢語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 개정 7차 한문과 중학교 교육과정 해설에 나타난 어학적 서술 비교 분석

        임명화 중국인문학회 2009 中國人文科學 Vol.0 No.43

        本硏究以2007年改訂的中學漢文科敎育課程爲對象, 進行分析語言學方面的描寫, 如漢字ㆍ詞ㆍ句子結構ㆍ勾子成分ㆍ句型等. 在韓國中學校漢文敎科書上的文章大部分是從韓中兩國古代文獻中選錄的. 雖兩國的古代文獻都是用同樣的漢字來寫成的, 但韓國漢文專家在理解六書時或分析詞與句子結構時與古代漢語專家有所不同. 本硏究要通過分析改訂中學漢文科敎育課程中的語言學方面的描寫, 理解韓國漢文專家與古代漢語專家之間的見解差別. 我們認爲韓國大學生在上中學時學過的漢文語法或漢字方面的知識會影響漢語學習, 因而想把本硏究的成果適用於漢語敎育現場, 以便提高漢語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 KCI등재

        ≪說苑≫에 나타난 ‘然’ 고찰

        임명화 중국인문학회 2014 中國人文科學 Vol.0 No.57

        这篇文章是以西漢劉向寫的≪說苑≫里出現的“然”作爲硏究對象, 進行分析語法功能. 本文要探討的“然”通過考察“然”的各種詞類的用法以及由“然”構成的凝固結構來, 可以理解“然”的西漢時期的各種用法. ≪說苑≫里的“然”, 總共出現315次, 其中“然”單獨出現的有219次, “然后”、“然則”、“然而”、“然且”等的凝固結構出現96次. “然”單獨出現時, 它的詞類有代詞、形容詞、動詞、助詞和連詞等, 用作助詞的最多出現87次, 占總數的39.7%. 此外代詞出現61次, 連詞出現37次, 形容詞出現33次, 動詞只出現1次. 助詞“然”的最多的用法是附于形容詞或動詞或副詞的后邊(簡稱“X然”), 共同表示一種狀態的. “X然”在句子里充當狀語的最多, “喟然”等41種적“X然”共出現74次, 占助詞總數的92.5%. 代詞“然”指代前面所說的情況, 義卽“這樣”、“如此”, 它的主要用法是充當謂語的, 出現53次. 形容詞“然”的用法是表示應對或肯定. 應對單獨成句, 最多出現29次. 動詞“然”用同“燃”, 作“燃燒”解, 只出現1次. 連詞“然”, 用來連接分句與分句, 或者段與段, 位于后一分句或后一段之首, 只出現表示承接的, 沒出現轉折的. 由“然”和一些詞來構成的凝固結構有“然后”、“然則”、“然而”、“然且”等. 其中最多出現的是“然后”, 表示后事與前事在時間上、條件上的承接關係, 共出現61次, 占凝固結構總數的63.5%. 其次是“然則”表示承接關係的有16次, 表示轉折關係的有6次, 總共出現22次. 此外“然而”與“然且”都表示轉折關係, 前者出現11次. 后者出現2次. 至于“然后”等的結構, 或者認爲是複音節連詞, 但我们認爲是凝固結構. 現代漢語里也有“然后”、“然則”、“然而”等, 它们已經成了複音節的連詞, 但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完全是同一的. 例如古代漢語里“然則”、“然而”都有承接與轉折用法. 因此我们認爲這也是古代漢語里的這些凝固結構還不成詞的一個證據.

      • KCI등재

        ≪說苑≫의 ‘於/于’ 전치사구 고찰

        임명화 중국인문학회 2011 中國人文科學 Vol.0 No.49

        这篇文章是以西漢劉向寫的歷史故事集≪說苑≫里出現的介詞“於”和“于”作爲硏究對象, 進行分析語法功能. 西漢時期旣是從上古時期到中古時期的過度期, 又是新語法現象的萌芽期, 出現了很多新的語法現象. 本文要探討的“於”和“于”是古今字, 也是古代漢語里常見的虛詞之一, 通過考察這兩個介詞的≪說苑≫里的用法和出現頻度, 可以理解兩個介詞在西漢時期的各種用法和區別.

      • KCI등재

        ≪說苑≫에 나타난 ‘焉’ 고찰

        임명화 중국인문학회 2012 中國人文科學 Vol.0 No.51

        这篇文章是以西漢劉向寫的歷史故事集≪說苑≫里出現268次的“焉”作爲硏究對象, 進行分析語法功能. 西漢時期旣是從上古時期到中古時期的過度期, 又是新語法現象的萌芽期, 出現了很多新的語法現象. 本文通過考察≪說苑≫里的“焉”的虛詞用法, 可以理解“焉”的西漢時期的各種用法. 首先是怎樣理解兼詞“焉”的問題. 兼詞“焉”是相當于介詞“于”加代詞“之”. 在分析有兼詞“焉”的句子的成分時, 不少的語法專著里把兼詞分析兩個字來進行分析, 卽各理解爲“于之(介詞+代詞)”的詞組. 本文認爲這是不符合語法演變的規律和語法實際的情況. 當然爲了理解句子要表達的意義, 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字來解釋, 但在分析句子成分時應該把兼詞“焉”看成獨立的單音節詞來分析. 因此本文認爲兼詞“焉”的詞性是代詞. 其次是 ≪說苑≫里“焉”的各種詞類的用法. ≪說苑≫里的“焉”有代詞、助詞和副詞用法, 而未出現介詞和連詞用法. 代詞“焉”出現165次, 其中用作指示代詞的最多, 是118次, 用作人稱代詞和疑問代詞的分別出現44次和3次. 指示代詞“焉”和人稱代詞“焉”在句子里用作賓語, 疑問代詞“焉”用作狀語. 助詞“焉”出現98次, 其中用在陳述句的句末, 表示陳述語氣的出現54次, 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的出現21次, 用在疑問句的句末, 表示疑問語氣的出現6次. 助詞“焉”與形容詞、動詞、副詞結合組成“形容詞(動詞、副詞)+焉”結構的出現17次, 這些結構具有副詞和形容詞的作用, 在句子里充當狀語或述語. 副詞“焉”出現5次, 都是疑問副詞, 用在述語前充當狀語表示反問. 此外“焉”在雙賓句里充當第二賓語的出現28次, 比較句里充當比較對象的出現7次, 被動句里用作主動者的出現4次.

      • KCI등재

        고대중국어 단문과 복문의 구분에 대한 고찰

        임명화 중국인문학회 2015 中國人文科學 Vol.0 No.60

        古代漢語單句和複句的劃分, 至今也沒有大多數人同意的標準, 當然也有判斷複句的基本條件: 第一, 結構上的條件. 複句有兩個或更多獨立的語法結構卽分句組成, 分句在結構上不能互相包括, 每個分句都不作其他分句的組成成分; 第二, 語音的停頓. 每個句子結束後都有一個較大的停頓, 複句的分句之間有相對小的停頓; 第三, 關聯詞語的使用. 有些複句用關聯詞語來表示分句之間的邏輯關係, 也有的複句沒有關聯詞語, 但根據分句間的關係可以補出關聯詞語. 古漢語的實際情況很複雜, 而且這些條件不是劃分單句和複句的絶對標準, 得參考出現在句子里的一些詞的用法, 上下文的意思等等. 本篇文章針對於單句複句劃分的問題, 具體探討三個問題: 第一, 主語省略或複謂語的問題. 一般語法書都看做複句的像‘樊噲覆其盾於地, 加彘肩上, 拔劍切而啖之’類句子, 不是同一主語省略的複句, 是一個主語帶幾個謂語卽複謂語的單句. 但如像‘相如雖駑, 獨畏廉將軍哉’類兩個分句之間有偏正關係(轉折ㆍ讓步ㆍ原因)的句子是複句; 第二, 包含‘不亦……乎’的句子, 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和謂語的性質判斷單複句, 像‘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類句子是表示假設關係的複句, 像‘吾以玉賈罪, 不亦銳乎?’類的句子是表示反問語氣的單句; 第三, 表示時間的‘主語+之+謂語’, 如出現在全句之首, 這個詞組不是複句的前一分句, 是帶有複謂語的單句里充當狀語. 如像‘赤之適齊也, 乘肥馬, 衣輕裘’類句子里, ‘赤之適齊’是狀語, 全句是單句.

      연관 검색어 추천

      이 검색어로 많이 본 자료

      활용도 높은 자료

      해외이동버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