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oldberg, Adele E., "運作中的構式:語言概括的本質"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2 袁毓林, "論元角色的層級關係和語義特征" (3) : 2002
3 程琪龍, "語義框架和認知操作" 28 (28): 2007
4 陸儉明, "語法研究和探索(5)" 語文出版社 159-173, 1991
5 吳為善, "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0
6 李福印, "認知語言學概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7 Ronald W.Langacker, "認知語法基礎(第2卷)描寫應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8 Ronald W.Langacker, "認知語法基礎(第1卷)理論前提"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9 張 翼, "認知語法和構式語法在論元結構問題上的互補性" 34 (34): 44-49, 2011
10 沈家煊, "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 商務印書館 2006
1 Goldberg, Adele E., "運作中的構式:語言概括的本質"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2 袁毓林, "論元角色的層級關係和語義特征" (3) : 2002
3 程琪龍, "語義框架和認知操作" 28 (28): 2007
4 陸儉明, "語法研究和探索(5)" 語文出版社 159-173, 1991
5 吳為善, "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0
6 李福印, "認知語言學概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7 Ronald W.Langacker, "認知語法基礎(第2卷)描寫應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8 Ronald W.Langacker, "認知語法基礎(第1卷)理論前提"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9 張 翼, "認知語法和構式語法在論元結構問題上的互補性" 34 (34): 44-49, 2011
10 沈家煊, "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 商務印書館 2006
11 王燦龍, "試論小句補語句" (2) : 2000
12 潘 震, "致使移动构式及物性的认知转喻研究" 29 (29): 64-68, 2013
13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6
14 周 紅, "現代漢語致使範疇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2004
15 施春宏, "漢語動結式的句法語義研究"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8
16 張 翼, "漢語“得”字致使句式研究" 34 (34): 2011
17 褚鑫, "構式語法觀下的動結式及相關句式研究" 吉林大學 2016
18 王 寅, "構式語法研究(上卷):理論探索"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1
19 王 寅, "構式語法研究(上卷):分析應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1
20 牛保義, "構式語法理論研究"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1
21 陸儉明, "構式與意象圖式" 46 (46): 103-107, 2009
22 Goldberg, Adele E,, "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23 談鑫, "框架語義學研究" 12 (12): 30-33, 2012
24 周 紅, "從“致使性”特征看動詞的類型及其語義句" 25 (25): 2006
25 張 翼, "倒置動結式的認知構式研究" 32 (32): 34-42, 2009
26 PETRUCK M, "Handbook of pragmaticsm" John Benjamins 1996
27 Langacker,R, "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Rea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