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從生態界的脈絡上조到《周易》世界觀中所蘊涵的生命共同體意識。《周易》中貫注的思路就是生命精神的本領和所在。所謂生命精神基于人對整個自然界的認識,是追求整個作...
http://chineseinput.net/에서 pinyin(병음)방식으로 중국어를 변환할 수 있습니다.
변환된 중국어를 복사하여 사용하시면 됩니다.
https://www.riss.kr/link?id=A100083398
2013
Korean
KCI등재
학술저널
203-220(18쪽)
3
0
상세조회0
다운로드국문 초록 (Abstract)
本文主要是從生態界的脈絡上조到《周易》世界觀中所蘊涵的生命共同體意識。《周易》中貫注的思路就是生命精神的本領和所在。所謂生命精神基于人對整個自然界的認識,是追求整個作...
本文主要是從生態界的脈絡上조到《周易》世界觀中所蘊涵的生命共同體意識。《周易》中貫注的思路就是生命精神的本領和所在。所謂生命精神基于人對整個自然界的認識,是追求整個作爲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村。타集中貫注一切生命自然進行持續的流行,卽一個所有生命體生成、運動和變化的過程。其總體的特征就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生態的模式,這構成整個卽發散又收斂的結構,表現爲一個以時空間爲本領的宇宙。生命精神作爲了解萬物的存在和價値的核心,是生命體意識的精髓。타是從天地的構架上發現的。天地作爲一切生命體的發源處,標志著生命體生成和變化的構圖,其構圖中有生命發揮的方式。可以說,《周易》的生態價値觀以宇宙的模式爲基層,以自然的現象爲實質,以乾坤的卦象爲標志。具體地說,生命精神,就宇宙模式來說,發揮爲時空間性的結構;就自然現象來說,呈現爲生態性的關系;就乾坤卦象來說,表現爲全一性的方式。而且,宇宙具有一種生命力,是由時間的流動性和空間的占有性而發揮的。從生命精神來看,萬物之間的對立、緊張、沖突都是達到更高層次和諧的“可持續性”的方式,可以說,這裏卽有生命的實在性,又有實在的生命性。《周易》的世界觀以自然生態界的循環過程爲內容,從中集中照明生命性的原理,本質上蘊涵著眞正的人間觀,卽作爲實在的人和作爲人的實在。這卽是“生命共同體的善”的所在,又是所謂“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世界。《周易》的生命精神與生態價値觀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世界金演宰203生命精神,生命共同體的善,可持續發展,生態價値,天地,乾坤,時空間 的結構,變而通,通而變本文主要是從生態界的脈絡上조到《周易》世界觀中所蘊涵的生命共同體意識。《周易》中貫注的思路就是生命精神的本領和所在。所謂生命精神基于人對整個自然界的認識,是追求整個作爲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村。타集中貫注一切生命自然進行持續的流行,卽一個所有生命體生成、運動和變化的過程。其總體的特征就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生態的模式,這構成整個卽發散又收斂的結構,表現爲一個以時空間爲本領的宇宙。生命精神作爲了解萬物的存在和價値的核心,是生命體意識的精髓。타是從天地的構架上發現的。天地作爲一切生命體的發源處,標志著生命體生成和變化的構圖,其構圖中有生命發揮的方式。可以說,《周易》的生態價値觀以宇宙的模式爲基層,以自然的現象爲實質,以乾坤的卦象爲標志。具體地說,生命精神,就宇宙模式來說,發揮爲時空間性的結構;就自然現象來說,呈現爲生態性的關系;就乾坤卦象來說,表現爲全一性的方式。而且,宇宙具有一種生命力,是由時間的流動性和空間的占有性而發揮的。從生命精神來看,萬物之間的對立、緊張、沖突都是達到更高層次和諧的“可持續性”的方式,可以說,這裏卽有生命的實在性,又有實在的生命性。《周易》的世界觀以自然生態界的循環過程爲內容,從中集中照明生命性的原理,本質上蘊涵著眞正的人間觀,卽作爲實在的人和作爲人的實在。這卽是“生命共同體的善”的所在,又是所謂“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世界。
참고문헌 (Reference)
1 成中英, "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 学林出版社 1999
2 王素芬, "顺物自然-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11
3 陈霞, "道教生态思想研究" 巴蜀书社 2010
4 成中英, "论“观”的哲学意义-论作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变通诠释学的统一, In 成中英自选集"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5 向世陵, "生与生态-从屈伸相感看生生与平衡, In 天人之辨-儒学 与生态文明" 人民出版社 2013
6 朱伯昆, "易学哲学史" 昆仑出版社 2005
7 郑万耕, "易学与哲学" 上海科学技術文献出版社 2013
8 黄寿棋, "周易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9 金演宰, "周易的生态易学与其生命意识" (韩国)庆 熙大学,国际地域研究院 18 (18): 2011
10 "周易"
1 成中英, "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 学林出版社 1999
2 王素芬, "顺物自然-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11
3 陈霞, "道教生态思想研究" 巴蜀书社 2010
4 成中英, "论“观”的哲学意义-论作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变通诠释学的统一, In 成中英自选集"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5 向世陵, "生与生态-从屈伸相感看生生与平衡, In 天人之辨-儒学 与生态文明" 人民出版社 2013
6 朱伯昆, "易学哲学史" 昆仑出版社 2005
7 郑万耕, "易学与哲学" 上海科学技術文献出版社 2013
8 黄寿棋, "周易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9 金演宰, "周易的生态易学与其生命意识" (韩国)庆 熙大学,国际地域研究院 18 (18): 2011
10 "周易"
11 李零, "中国方術正考" 中华书局 2010
12 陈美东, "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 中国科学技術出版社 2008
13 余治平, "“生生”与“生态”的哲学追问, In 天人之辨-儒学与生态文 明" 人民出版社 2013
학술지 이력
연월일 | 이력구분 | 이력상세 | 등재구분 |
---|---|---|---|
2019 | 평가예정 | 신규평가 신청대상 (신규평가) | |
2018-12-01 | 평가 | 등재후보 탈락 (계속평가) | |
2017-12-01 | 평가 | 등재후보로 하락 (계속평가) | ![]() |
2013-01-01 | 평가 | 등재 1차 FAIL (등재유지) | ![]() |
2010-01-01 | 평가 | 등재학술지 유지 (등재유지) | ![]() |
2008-01-01 | 평가 | 등재학술지 유지 (등재유지) | ![]() |
2005-01-01 | 평가 | 등재학술지 선정 (등재후보2차) | ![]() |
2004-01-01 | 평가 | 등재후보 1차 PASS (등재후보1차) | ![]() |
2003-01-01 | 평가 | 등재후보학술지 선정 (신규평가) | ![]() |
학술지 인용정보
기준연도 | WOS-KCI 통합IF(2년) | KCIF(2년) | KCIF(3년) |
---|---|---|---|
2016 | 0 | 0 | 0 |
KCIF(4년) | KCIF(5년) | 중심성지수(3년) | 즉시성지수 |
0 | 0 | 0 | 0 |